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50916
 聽弦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20101123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20101125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20101124
作者: 聽弦 日期: 2010.11.24  天氣:  心情:

教孩子懂得 生存與生活  


 


有人說,我們的孩子缺乏生存能力!因為,上課要人接送,不會做家事,不知天氣冷熱,有難不會求助,無法容忍失敗等


 


真的,我們的孩子有時候很不會生存,也不太懂得生活。求生存是在逆境中苟活,過生活是能隨時隨地從容過日子


 


高度的競爭  使人無時不刻不在備戰求生存,而忘了生活


 


合作才有競爭力 


 


工業化使人口從鄉村湧到城市,鄉村社區因而解組,傳統生活方式消失


 


都市化生活的特質是匿名性高、職業分殊、面對面的人際互動減少、生活步調快、重物質享受。再加上工業化社會講求競爭、自利、自助、自保、個人成就,我們的社會從此缺少互助、互惠、共保、集體成就的生活價值觀


 


人們以為工業社會就是要不斷的強調競爭才能生存,不教孩子競爭就是置孩子的未來於不顧。


 


其實不然,就因為社會過度強調競爭,我們更應該在生活中強調互助、互惠、團結的價值,否則這個社會只有更原子化、疏離、自私、冷酷無情。


 


孩子只懂得競爭,卻不懂合作;只追求成功,卻無法承擔失敗;只懂得自保,卻不知互助;只懂得應付生存,卻不知什麼是生活。這對孩子的未來是不利的


 


教導孩子生存力


  


有些孩子連最起碼的的生存能力都短缺,父母老師沒有傳授給孩子如何因應危機、面對困局的知識與經驗。一味的保護孩子,迴避生活挑戰,只會讓孩子的生存能力萎縮


 


臺南鄭姓學童與父親屍體共處十五天,不向他人求助;屏東潮洲一廟公性侵小五女生長達三年懷孕墮胎。這些案例凸顯孩子缺乏生存能力的事實,也說明社區鄰裏冷漠的可悲


 


另一些人為了生存而惡性競爭。例如,只重視考試成績、名位、財富、美貌、物質的擁有,有時甚至不惜犧牲一切代價,或爭得你死我活。


 


這樣的心態怎麼可能有時間、意願去關心別人,更不可能去關心弱勢者的生存,自己的生活也會變得緊張、不安全。


 


求自保不如懂互助


 


接著,人們為了珍惜好不容易到手的個人成就,自是不願分享他人。沒有自私、吝嗇,何以富強,就成為強者的信條。


 


吝嗇金錢的人,大都也會吝嗇感情。缺乏對他人的感情涉入,自然就不會想管鄰裏、社區的事務,尤其是對自身利益沒有好處的事。


 


楊梅發生大樓電梯壞掉,住戶不出錢修理,造成鄰家孩子玩耍掉入身亡,就是典型的自私吝嗇作祟。


 


為了守住辛苦爭來的成就,就拼命自保。


 


富者怕國家徵稅,想盡辦法逃稅、施壓政府減稅、找會計師避稅。富人怕多金被搶,會要求政府多聘員警。一旦國家無稅可保民,他們轉而自請保全、保鑣來自保。


 


君不見臺灣社會員警多、保全多、保鏢也多,連十幾歲小毛頭都加入當保鏢。既然能自保,何需他人互助。


 


如此,整個社會競逐私利、吝於關心、尋求自保,忙於求生存,不懂得生活。


 


生活要有競爭力,也要有互助合作;要能應付生存壓力,也要朋友弟兄感情相挺;要有成功的喜悅,也要有接納失敗的雅量;能驚險安度難關,也要從容不迫上臺下臺。


 


教孩子懂生活


 


很多人會指望教育多盡點心力,絕對有道理。家庭功能萎縮了,社會價值在沈淪,與其責怪父母不盡責,不如從下一代教育下手。


 


教師常埋怨社會價值變得不好教育。教育本來就是越不好教,才越能凸顯教育專業的重要性。好教的事由家長去教就夠了,幹嗎設學校專辦教育?


 


教育孩子懂得生存與生活,也不是那麼難,例如,課程中加入危機處理的議題討論;個人作業改為團體方案報告,同時可學到競爭力與互助合作的團隊精神;又例如,成績評量不再以百分點計分,而以五等第評量,使全班的對手從三四十人下降到四群人,或多或少可降低競爭的氣氛。


 


訓練孩子模擬面對危機事件的因應之道;鼓勵有需求就應求助,降低處處求自保的焦慮;教導孩子示弱 其實是  強者的美德,同時也會去除獨占、獨享、絕對擁有的心情,也可消除無法容忍與他人分享,或失敗的挫折感。


 


孩子不知求助,不願求助,不知分享,如何能生存,如何會生活?






開始「看見」自己的思想


 


作者:許添盛醫師       ∕賽斯基金會董事長。賽斯身心靈診所院長。賽斯文化發行人


  


如果仔細觀察週遭的人們,也許會驚訝地發現,真正快樂的人愈來愈少。那麼,讓我們來談談「情緒障礙」吧!當情緒莫名奇妙地低落、沮喪,不自覺地想哭,不想出門、不想見人,動不動就發脾氣,卻完全不曉得為何這樣時,你可說是已經產生「情緒障礙」現象。


  


我常想,倘若現代人對自己「經常想些什麼」、「為何這樣想」都不甚清楚,也難怪一點都不瞭解情緒了。在產生情緒障礙之前,那個人大概已對自身的思想過程不熟悉很久了。


 


真誠地建議大家,光是情緒宣洩、逃避,或是找人談心、度假,乃至服用情緒安定劑,都是不夠的。


  


我們要開始熟悉自己的「思想過程」及「思想內容」。我們來做個簡單的練習。拿出錄音機或紙筆,將腦海中川流不息的思想記錄下來,只是忠實地記錄,不要加諸任何人工或道德是非的批判,藉此認識那個「思想的自己」,而非只知道那個在工作、求學,或日常生活中的自己。


  


也可以經常傾聽自己心靈的聲音,內觀思想過程,觀照思想內容,學會當個「思想的觀照者」。做這個練習時,不要預設任何立場和目的,因為你必須明瞭、熟悉自己真正的想法。你將慢慢發覺,原來所謂的「情緒障礙」,都是你自己過去不留意、不熟悉的思考慣性(或習性)帶來的結果。


  


願所有人都能開始「看見」自己的思想,明白造成情緒障礙的真正原因是「思想障礙」(換句話說,就是想不開、心生痛苦啦)。當你心懷關愛地瞭解每個想法,就能豁然開朗,領悟原絲絲纏繞的思想,其實是一道又一道的光明。









永遠不識泰山


 


芹生


 


我的恩師雪公老師,在世時曾不斷勉勵學生要培養眼力,擴展心胸,切莫無知妄作,有眼不識泰山。老人家並以泰山為喻,說了一則故事,十分耐人尋味: 


 


從前有位外地的讀書人,走到泰山腳下,望著山腰上的石碑「泰山」二字,便大聲念道:「秦川就是這兒。」


 


不遠處一位農夫聽到了,趕緊向他糾正說:「先生,這兒是泰山。」


 


那位念秦川的讀書人,回頭瞧瞧那拿鋤頭的草地郎,端詳了一會兒,再往山頭上瞧瞧,便說:「明明寫的是秦川嘛!你說什麼?」


 


「唉呀!我告訴你,這裡是泰山!」農夫急得不得了。


 


「你啊!不識字嗎?那山頭上寫的明明是□秦川□」那讀書人一副不可一世的樣子。


 


「我啊!在這裡住了五、六十年,只知道有□泰山□,沒聽說過有□秦川□,你念錯了!」農夫也很自信的樣子。


 


「你纔錯了呢!」


 


兩個人在那兒吵了起來。


 


「好!好!你既然說是秦川,那咱們來打個賭,賭二十個錢。咱們到村裡找個老師評評理,看看誰是誰非?」


 


「好啊!一言為定!」那讀書人說。


 


於是兩個人一起走到村裡,找到了學堂裡的教師,把緣由從頭說一遍,請老師做個公道。


 


那教師笑著看看那草地郎,又看看那外地讀書人,摸摸下巴,慢條斯理的說:「是秦川!」


 


那讀書人樂壞了,一臉得意洋洋的神情向農夫說:「跟你說秦川就是秦川,還要打賭,輸了吧!」


 


他拿起二十錢,笑哈哈的走了。


 


這農夫愣在那兒,一動也不動,眼睜睜地看著錢被拿走了,又被酸了一頓,等到回神,纔想……


 


「不對啊!明明是泰山,那教師怎麼?……」


 


「老師啊!您今天是怎麼回事?我雖沒讀什麼書,咱泰山人,什麼時候變成秦川人了啊?」


 


「唉!老鄉!沒關係!就這二十錢,讓他一輩子不識泰山。你看是誰贏誰輸啊!哈哈!哈!」


 


雪公老師就這樣用各種方式,來激勵學生的心智,剛聽到故事的開頭,誰也沒想到農夫會輸掉二十錢,經過這曲折變化的結果,聽的人無不警醒,原來一個人氣勢太盛不夠謙虛,會可怕到像那讀書人一樣,不明不白地被蒙蔽真理,而一輩子永遠不識泰山了。 








假如你可以再活一次


 


沒有夢想的人,永遠不可能有滿意的成功。你若要成功,必須從孕育夢想開始。

如果時光倒流,你能再活一次,你要做什麼?為什麼?

最近我遇到一位快四十歲的男人,他曾經幹過十幾年的工程師,而現在還差一年就快從醫學院畢業。他的小孩都十幾歲了。

有一天他和妻子又在編織他們的生活美夢時,她問他:「如果你能重唸大學,你會選別的科系嗎?」

他告訴我,那時他根本不暇思索就脫口而出:「當然會。」

然後她問:「那你會選什麼?」

他坦承:「到這個時候,我已經無法不面對這個問題了。我只好告訴她我內心的真正感覺。我說:我會選醫科。」

「你二十一歲的時候,為何沒有件這個決定?」他太太問。

他回答:「那個時候,我不太確定我是否能順利唸完。醫學院的課又臭又長,不僅花時間,而且也很花錢。我那時只想早點畢業,開始賺錢,結婚成家。」

這個男人告訴我故事的結局:「然後我太太說:『你現在已經賺到了錢,也有了存款,婚也結了,家也成了,你也證明瞭你在專業上的能力......那還有什麼事礙著你不能當醫生呢?』



我無言以對。整晚我腦子裏不停盤旋著如何進醫學院,完成我幼年的夢想。最後我終於決定去唸。現在我只剩一年即可畢業。我的成績很好。學費是賺來的,太太很支持我。我這輩子從未感到比現在更滿足。」

假如你已偏離了曾經有過的長期目標,試著想想看,現在有什麼辦法可以重新朝它邁進。也許並非不可能哪!

如果你相信你可以……,那你大概就可以。

如果你認為你不行……,你肯定不行


 












標籤:
瀏覽次數:125    人氣指數:6305    累積鼓勵:30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20101123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20101125
 
住戶回應
 
時間:2010-11-24 22:17
她, 48歲,台中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0-11-24 17:35
她, 51歲,台中市,待業中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0-11-24 11:30
她, 53歲,San Francisco,家管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0-11-24 08:58
她, 99歲,亞洲其他,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