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到底在追求什麼?
有人說是財富,有人說是事業,有人說是權力,有人說是健康,有人說是愛情,有人說是慾望,也有人說是一個夢…。在我們的生命當中,依著每一個生命狀態的階段性,追求的目標大不相同,大致可以分成三大目標: 第一大目標:生存的目標 生存目標是我們最基本活著的目的,活著,就是指生存。生存包括了柴、米、油、鹽、醬、醋、茶,人們會想盡各種方法讓自己生存。如果你是三、四、五年級生,通常在學生時代結束後就必須靠自己解決生存的問題,不斷的面試、找工作、跳槽、再不斷地跳槽…,用錢來換我們需要的生存條件,幸運的話,5-10年你就可以進級到下一個階段了,不幸的話,會在這個階段停留很久很久,甚至到老。 在古代,人類可以自給自足,天地宇宙早已經準備好各式各樣可以讓萬物活下來的必需品(陽光、空氣、水),但曾幾何時,我們忘記了這麼簡單的三樣東西就可以讓我們生存下來,因此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生存變得困難,要四處與人競爭才能活下去,我們讓自己的生存方式,從簡單變得複雜後,就再也變不回簡單了,其實我們只是忘了怎麼用簡單的方式生存而已!! 第二大目標:生活的目標 當我們工作一段時間,自己的生存目標到達一定的滿意程度後,我們的心也開始蠢蠢欲動,因為只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生活實在是太無聊了,因此我們將目標轉移到追求物質生活的一切,從食、衣、住、行、育樂開始講究,吃要山珍海味,穿要名牌服飾,住要洋房別墅,行要有雙B代步,我們也創造出千變萬化的育樂方式來滿足自己的內心(旅遊、股票、電玩、賭博、劈腿、包二奶、極限運動、電影、shopping、玩弄政治、扇動族群分裂、對立、戰爭、爭權奪利…),我們想盡辦法在物質生活上極盡地奢華、與人相互較勁,把這些設定為成功的象徵。 多數人在這個階段一待就是一輩子了,我們的心變得貪婪,因為貪得無厭,所以我們必須付出更大的代價就是起起伏伏(時好時壞)(財富起起伏伏、健康起起伏伏、工作起起伏伏、感情起起伏伏、親情起起伏伏…)。 由於絕大部分的人都停留在這個階段,於是各種稀奇古怪的事一一發生怪病(絕症)、父母殺兒女、兒女弒父母、天災人禍不斷、氣候大亂、地震、海嘯、火山爆發…?這一切都是我們的心念所創造出來的!! 第三大目標:生命的目標 當你在物質生活的階段裡過得十分膩了且到了滿溢出來的狀態時,表示你在第二目標裡,早已證明瞭無數次自己的能力,而現在任何的物慾再也激不起的你的興趣時,恭喜你,你即將進入生命的第三個目標(這裡的膩,指的是你在第二目標裡,靠自己的能力擁有了令人稱羨、滿意的物質條件後,再也沒有任何物質吸引得了你),此刻你的生命往往就此停駐,很難再向前邁進,除非你找到了自己生命的目標、終極目標。 大多數的人很難找到自己的生命目標,因為生命目標為己的部份百分比是零,而全部都是為別人,只有為別人,沒有其他了,也只有為別人你的生命才能繼續前進。舉二位偉人的例子: 證嚴上人 參與社會的悲懷推廣到整個人類,將每個人『愛家』的心,推廣到愛社會、愛眾生、成立慈善組織(大愛),為貧苦世人服務之志。 南丁格爾 燃燒自己,照亮他人;履行救死扶傷、防病治病的人道主義護士天職,把真誠的愛心無私奉獻給每一位病人;為預防疾病、保護生命、減輕痛苦和促進人類健康,奉獻青春與熱血。 生命目標並不容易找到,有時候它會出現在你的夢境,有時候它會在你生了一場大病中出現,有時候它會出現在別人的一席話裡,有時候它會是你孩提時期的夢想,只是你不小心給忘記了!親愛的朋友,你的生命目標是什麼呢?不論你在哪一個目標裡,都很好,都是一個過程,不需要跟任何人做比較,你只需要做你自己就好,祝福你此生,都能夠順利圓滿地經歷這三個目標!
洞房的典故 - 三媒六證
從前有個縣官,愛讀詩文,樂於助人。但他有個脾氣,好爭強鬥勝。
這年正月,縣官路過一座小廟,發現廟門上貼了這樣一副對聯,上寫
經籤可超生,難道閻王怕和尚? 紙錢能贖命,分明菩薩是贓官! 橫批:虛無飄緲 縣官對這副對聯產生了興趣,問何人所寫。有人回稟:「此聯出自一個十八歲少年之手。」 縣官便想見識見識這位才子,命衙役找來少年問道: 「你叫何名?」少年答道:「新郎。」縣官見新郎舉止幹練、老成,出口斯文,便要和他比試比試。當面提出了很多問題,新郎都一一答得無懈可擊。 最後新郎恭恭敬敬地彎腰一禮,問道:「民間男婚女嫁,須三媒六證。請教父母官,何為三媒?何為六證?」 縣官聽罷,冥思苦想,只知道三媒中月老牽線為一媒,其他就不得而知了,羞得他面紅耳赤。
正在騎虎難下的時候,路旁閃過來一個十五六歲的姑娘,她笑道:「媒妁紅線,過喜庚帖,定情之物』此乃三媒也。 關於六證嗎?諸位請等一等。」她不慌不忙地到村子裡拿來了 『米升、剪刀、尺子、鏡子、算盤和秤』,縣官一見似有所悟。 姑娘又對新郎說: 要知
五穀雜糧有幾何,以米升為證; 衣褲帶履從何來,以剪刀為證; 一絲一縷知多少,以尺為證; 喜怒哀樂情如何,以鏡為證; 事物輕重分緩急,以秤為證; 年月盈缺何為憑,以算盤為證。」 新郎對姑娘的回答十分欣佩,縣官也稱讚她聰穎過人。問她叫什麼名字,姑娘羞怯地說:「卑女姓辛名喚辛娘」。 縣官看『新郎』和『辛娘』乃是天生的一對,便出面作媒,二人愉快地接受了。但辛娘提出一個條件,要新郎三天內蓋一間,『不用門窗,不用房梁,片瓦不見,寸木不生,天生地長』的新房, 新郎欣然允諾。縣官不明其意,迫於面子,不好直問,只好到時再看是啥典故。 三天後,新郎、辛娘拜天地,請縣官來作客。他見新郎高高興興地 將新娘領進了一間冬暖夏涼的岩洞,洞口上用紅紙寫了兩個大字『洞房』。 從此,民間婚娶事,新人住的地方就叫『洞房』了。
這就是洞房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