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開示 文/郭騰尹的幸福天空
在往大陸的飛機上,坐在我旁邊靠窗戶的是一位出家師父,這種殊勝的際遇並不常見,那一刻只覺這一路一定充滿平安與法喜。師父的年紀約莫與我相彷,一路上不是閉目養神,就是側看機窗外的天空,也許在三萬五千呎的高空上,就是最接近神的國度。
師父沉靜的舉止,讓人心生敬畏,怕無心的攀談擾了修行者的清修,我也索性戴起了耳機將自己置身於飛機上的視聽娛樂節目。到了用餐時間,空中小姐送來了師父的素食餐,我見師父雙眼未開,便主動將他座位前的餐桌放下來,空中小姐很方便的將餐盤置於桌上,這些連續的動作造成了些許的聲響,師父的眼睛睜了開來,目睹一切,他低眉合什對我說了聲:「謝謝!」我報以微笑,再加上有樣學樣的合什。
我們的交談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他來自中部的一間名剎,應對岸之邀去弘法交流,這幾年宗教界兩岸之間有許多實質的交流,不論各種宗派,台灣對於出家人要求上的嚴謹與制度化,都是對岸所不及的。這位師父比我年長三歲,出家近四分之一個世紀,他說起了出家的奇妙因緣,從對陌生人說話都會臉紅的羞澀少年,到著僧衣面對上千信徒講述«法華經»的謙牧自信,我突然覺得自己站在講台上近二十年,竟然如浮萍般的無根,師父的篤定與從容讓我羞愧不已!
師父知道我的工作後,也很好奇我為何走上與他一樣的「弘法」之路,知道我也曾經過三千人以上的演講時,也說我無形中也傳播了善知識,這是一件很有福報的事。只是若當師父知道我收的演講費時,不知道還會這樣認為嗎?師父又說講經也好、開示也好,還是一切隨緣,不論台下有多少人,都要保有一份最初的心意,那時一個人就像是一萬人,而一萬人也只是一個人,我們的心始終是歡喜,切莫因久了而生了癡慢的習性。師父也說要做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看清這點,一個人才能清心自在。
這趟飛行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卻像是冥冥之中的安排,成為人生路上一種特別的提醒,對我一個人的開示。我也曾經因現場爆滿的聽眾而沾沾自喜,也曾為了主辦方的宣傳不力而心有微詞,我忘記了「目標」和「目的」是不一樣的,人如果只注重目標而忘了目的,就會像只顧利潤而忽略了企業的誠信與社會責任一樣。目的是一種存在的意義,我們所做的要與所相信的一致,就像醫生或醫院不能只顧賺錢而忽略了其神聖的使命是救人。我們不論做任何工作,都不應背棄這個工作對社會最大的意義,當你一直保有初入行時的那份純真及敬業,你就是在工作中作了最完善的修行。
人數多寡不是演講內容精彩與否的關鍵,我祈求有那份智慧,即使只有一個人,我也要全力以赴,不論這個人是多大年紀,是有錢與否,不論他是喜歡我或不喜歡我,不論這個題目我是講了多少遍,我都要像第一次上台一樣,保有那份初心。
謝謝師父的開示,一趟難得的旅程就從這裡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