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自問,從上帝說出『開燈』到燈亮,這段時間有多長?有時候,不過是一秒鐘的差別,卻能讓我們的人生有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什麼時候會由愛生恨?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下場?由愛變恨的引爆點又是什麼?到底是因為令人遺憾的事件一再上演,還是充滿殺傷力的瑣事摧毀了愛情? 一個家可能在歲月的流逝中慢慢崩垮,或者在眨眼之間被威力驚人的炸彈夷平。 一個城鎮可能慢慢轉變,也可能在瞬間因地震而改觀。 一個人的身影可能在人生路上漸行漸遠漸模糊,也可能意外遭流彈擊中而消失。 我們的內心也是同樣的情形,一個人在我們內心的形象可能日漸鮮明,但也可能瞬間隱沒。我們自己的形象可能在談笑之間輕易就鞏固了,但也可能因為惡言或惡意而毀於一旦。和他人的相處,可能讓我們變得更好,卻也可能摧殘我們的自信。 有時候,只要一個字就夠。一個字,足以瓦解多年建立起來的信任。
(出自愛情翻譯員) 前陣子在某位鄰居日記中提及此書,帶著好奇我也買了此書翻閱。 細水長流般文字,並無驚心動魄的故事情節,更沒有過於誇張,非要愛到妳死我活的愛情遊戲。 此書只有短短216頁,直到138頁,我終於因為上面那一段文字,被感動,作者注入文字的靈魂,那一刻,觸碰至我內心最深一角,有了共鳴。 「諒解」是人生的【業】,更是要不斷學習的課題。 人熜是很容易就不原諒他人,就算做了決定後會不斷後悔。 即使他曾經對自己有多好,幫過多少忙,一旦發生某件事而觸礁,往往就是用一刀兩斷地極端方式去處理。 忽然因而想起『慾望城市』電影版中米蘭達(Miranda)的劇情。 (詳情請自行去看電影,懶得在此詳述。) 從影集到電影版,四位女主角裡,令我醉心的或許就是米蘭達(Miranda)這角色。 該不該原諒一個人,發生什麼事,真相是什麼,並不那麼重要,而是該問自己內心,如果就此失去他,讓他消失在自己生命中,會不會更開心。 「我不知道該不該原諒他?」友人問 「你試著去想想,如果不原諒他,失去他之後,會不會更快樂。」我答 「但我怎知他會不會再犯相同的錯。」 「當有天他的存在,遠大過於失去他更快樂時,那就別原諒。」 這是常發生在我跟朋友之間的對話,也是我對於該不該諒解的看法。 若要寬恕別人,就必須接受耐無法改變的事實。 這句話讓我目光在書中第二次停留許久。 『愛情翻譯員』從書名來看,彷彿是在說單純愛情故事,我覺得倒不如說是在敘述一段【諒解】的路程。 愛就是一種原諒,友情也是種原諒。 犯錯這件事,我們總是不肯輕易原諒身邊那些曾經陪伴多時的人,不管是愛人或朋友。 與其用「他應該了解我,所以不該犯這錯」來當判定,不如換個角度想想「因為他是我朋友(情人),所以犯錯就算了。」來面對。 『愛情翻譯員』作者蘿拉‧艾斯奇弗 還不錯看的一本書,推薦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