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684900
 ☆ξ紫霧楓泊ξ☆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往天涯盡頭飛~~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澳門之旅一~~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心情整理中~~
作者: ☆ξ紫霧楓泊ξ☆ 日期: 2008.05.16  天氣:  心情:



我回來囉~~

昨天晚班機抵達台灣,

足足操了三天,兩條腿都不太聽使喚,

人也曬黑囉........

這次拍了將近300多張的照片,

等稍晚整理完畢會盡快上傳到相簿裡,

跟大家分享的,敬請期待 !!




認識澳門--



人們常說香港是東方的夜明珠,而澳門則是東方的紅寶石。
兩地相互輝映,閃閃發光。造就中國經濟體上的諷刺與奇蹟,
也成為世界觀光的重要地點。
紙醉金迷的生活與貪婪的人性,都在這裡表露無疑........



澳門以前是個小漁村,她的本名為濠鏡或濠鏡澳,因為當時泊口可稱為“澳”。澳門及其附近盛產蠔(即牡蠣),蠔殼內壁光亮如鏡,澳門因此被稱為蠔鏡。後人把這個名稱改為較文雅的“濠鏡”。清乾隆年間出版的《澳門紀略》中說:“濠鏡之名,著於《明史》。東西五六里、南北半之,有南北二灣,可以泊船。或曰南北二灣,規圓如鏡,故曰濠鏡。”,從這個名稱中,又引申出濠江、海鏡、鏡海等一連串澳門的別名。



澳門的名字源於漁民非常敬仰的一位中國女神──天后,她又名娘媽。據說,一艘漁船在天氣晴朗、風平浪靜的日子裡航行,突遇狂風雷暴,漁民處於危難。危急關頭,一位少女站了出來,下令風暴停止。風竟然止住了,大海也恢復了平靜,漁船平安地到達了海鏡港。上岸後,少女朝媽閣山走去,忽然一輪光環照耀,少女化做一縷青煙。後來,人們在她登岸的地方,建了一座廟宇供奉這位娘媽。



十六世紀中葉,第一批葡萄牙人抵澳時,詢問居民當地的名稱,居民誤以為指廟宇,答稱“媽閣”。葡萄牙人以其音而譯成“MACAU”,成為澳門葡文名稱的由來。在後來的四百多年時間裡,東西文化一直在此地相互交融,留下了許多歷史文化遺產,使澳門成為一個獨特的城市。



自1999年12月20日起,澳門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在“一國兩制”政策的指引下,澳門實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而澳門的社會和經濟方面的特色會予以保留並得以延續。



澳門的面積很小,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也是亞洲人均收入比較高的地區。每年澳門政府還會額外發給所有設籍在澳門的公民每人5000澳門幣。真是太棒了!!



澳門是一個國際化的都市,幾百年來,一直是中西文化融和共存的地方。


澳門特別行政區由澳門半島、氹仔和路環兩個離島組成。總面積共28.6 平方公里,其中澳門半島9.3平方公里、氹( 唸ㄉㄢˋ )仔6.5平方公里、路環7.6平方 公里、路氹填海區5.2平方公里。澳門半島與氹仔之間由三條澳氹大橋連接,包括:嘉樂庇總督大橋(2.5公里),友誼大橋(4.5公里),以及西灣大橋 (2.2公里),當中最長的友誼大橋可直接通往位於氹仔的澳門國際機場。本澳首條斜拉橋 —— 西灣大橋,已於二零零五年一月九日正式投入使用。雙層大橋上層有六條行車線,而下層則有四條行車線。 下層將於颱風期間開放供使用。氹仔和路環之間也有一條約2.2公里的路氹連貫公路相連。



旅客除可經澳門半島最北面的關閘到達珠海市和中山市外,亦可經位於路氹城的蓮花大橋到達珠海的橫琴島。



中文和葡文是現行官方語言。居民日常溝通普遍使用廣州話,但許多居民也能聽懂普通話(國語)。英語在澳門也很通行,可在很多場合應用。但是實地上,普通話在當地還是不太好用,因為很多人還是不會說,會說客家話比較吃香,至少可以溝通一半以上。


澳門幣只能在澳門流通,出了澳門它就是一張廢紙。所以,在進去以前先到銀行兌換港幣,再兌換澳門幣會比較方便使用。而且要是去賭場賭博,只接受港幣,不接受其他貨幣的。港幣1.03 :澳門幣1。



澳門歷史城區保存了澳門四百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精髓。它是中國境內現存年代最遠、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以西式建築為主、中西式建築互相輝映的歷史城區;是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國和遠東地區傳播歷史重要的見證;更是四百多年來中西文化交流互補、多元共存的結晶。


16世紀中葉,因應中外貿易的新形勢,明朝政府劃出澳門半島西南部一片地段,供以葡萄牙人為主的外國商人居住及進行貿易,澳門由此發展成19世紀前中國主要的對外港口,也是亞洲地區重要的國際港口。貿易活動的興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前來,一個融合歐、亞、非、美四洲人民的“華洋雜居”的國際城市由是誕生。葡萄牙人將這個用城牆圍起的城市命名為“天主聖名之城”,我們今天的澳門歷史城區就是它的核心部分。



四百多年間,在這塊城區內,來自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意大利、美國、日本、瑞典、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朝鮮甚至非洲地區等等不同地方的人,帶 著不同的文化思想,不同的職業技藝,不同的風俗習慣,在澳門歷史城區內蓋房子、建教堂、修馬路、築炮台以至闢建墳場,展開多姿多采的生活,包括各類文化活動。在這種機遇下,澳門得風氣之先,成為中國境內接觸近代西方器物與文化最早、最多、最重要的地方,是當時中國接觸西方文化的橋頭堡。與此同時,居住在澳門的外國人,也以各種方式,向世界各國介紹在澳門見到的一切中國文化思想與生活習俗。澳門,也是一道外國認識中國的門戶。



隨著外國人的定居,他們把自己的建築傳統越洋帶到澳門,使澳門成為近代西洋建築傳入中國的第一站。尤其是葡萄牙人在澳門的建築物,無不顯露出與葡萄牙本土建築的密切關係。事實上,文藝復興後的一些主要建築形式、風格,結合亞洲其他地區不同的建築元素在澳門產生了新的變體,形成獨樹一幟的建築風格。






圖為大三巴牌坊



未完待續~~







標籤:
瀏覽次數:870    人氣指數:35550    累積鼓勵:1734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往天涯盡頭飛~~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澳門之旅一~~
 
住戶回應
 
時間:2008-05-18 03:08
她, 56歲,彰化縣,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08-05-17 00:27
她, 57歲,新北市,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08-05-16 20:41
他, 57歲,台北市,待業中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08-05-16 20:05
她, 98歲,台北市,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08-05-16 16:28
她, 46歲,高雄市,經商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08-05-16 14:37
她, 99歲,台中市,其他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08-05-16 13:35
她, 58歲,台北市,學生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08-05-16 13:18
她, 99歲,台中市,教育研究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08-05-16 13:01
他, 38歲,新北市,服務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