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89575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益者三友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社會關察法則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幾個有趣的模型及其彰顯的意義
作者: 日期: 2007.12.10  天氣:  心情:
To be clever, is not because of experience, but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experience.
人之所以變得聰明,並不是由於經驗,而是由於應付經驗的能力。
--喬治‧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

鑽石之所以晶亮,並非由於組成鑽石的碳原子個個晶亮,而是碳原子的特殊組合排列方式。
於是個體單元在總體角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構模式。而人的群體亦同。然而,人們是依據什麼來決定所屬的群體呢?

人,不是單純依理性思考的生物,事實上,人百分之八十的行為出自於直覺、認知、習慣等非理性的特質。人基本上是「忘恩負義的兩足生物」,如果他生活都被事先安排的好好的,他也會想立刻去破壞他,只為證明白己的能力(或與眾不同)。

理性之於人,事實上並非絕對必要的存在,因為除了理性之外,事實上,人們仍可以依靠著其他方式來做決策。而且十分詭異的是,它與依著理性所做的決策選擇一樣好,甚至,更好。仔細想想,人事實上類似企鵝,缺乏資訊的時候,我們會觀察別人,儘可能蒐集片段的資料(模仿行為)。

模仿是一種【社會學習】,使我們在許多情況下變聰明的方法。

依據賽局理論(Game theory)推測,在追求個人最大利益的情況下,自私自利的人們永遠不會與他人合作。然而,實際上在各種類似的情況下,人們卻經常合作。而合作,是【社會學習】的一種。

1954年的夏天,奧克拉荷馬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謝里(Muzafer Sherif)和他的同事挑選了22個12歲左右的小男孩,他們將這些小男孩安置在奧克拉荷馬州羅柏斯洞穴州立公園裏的一個童子軍營地裏。研究人員將男孩分為二組各11人,兩組在體力,智力與社交技巧皆在伯仲間。

研究人員設定了二個假定問題,若將人編進一個群體中,只給他們一個共同的目標,這群體會不會自動浮現階級制度,使各成員有著明顯不同的角色?如果群體間彼此競爭,則是否會出現強烈的群體認同及忠誠,即便兩個群體都只是任意組成?

這個實驗有幾個階段。

隔離:此階段共同目標為群體自主生存。
兩個群體在本階段完全分開,但彼此知曉另一個群體的存在,但沒有接觸。個別群體在一段時間後各自出現了群體的共同名稱,再不久,同一群體內部自動形成數個階級組織,一部份人成為領導者,其他成為跟班。而同一個群體中的不同組織存在著某種程度的分工、合作與零星衝突。

互動:此階段的群體共同目標為取得優勝。
兩個群體同時被告知即將進行一場比實。事情出現了有趣的變化,原各別群體內的分裂快速的凝聚為一個整體,兩群體間各自對另一群體的敵意急速升高,但事實上兩群體並未進行實質的接觸。
當二個群體正式接觸進行比賽時,兩群體的成員宛如世仇般彼此叫囂,嘲笑辱罵對方,隨後比賽的期間內,彼此成員間出現偷竊燒毀對方旗幟或集體互歐等與比賽無關的衝突。

從這個實驗,我們認識到二件事:一件是個人對所屬團體的強烈向心力,另一件是對外人的憎惡。另外還有一個特別的想法是,在相同的環境中,面對相同的問題,若不是分屬於相互敵對的二個群體,許多人很自然的會演變成為朋友。我們稱這種造成敵對分裂的原始力量為團體徧見(集體徧見)。團體徧見最典型的現像就是:「當一個團體碰到危機時,群體的忠誠度會升高,並會開始協助鞏固領導者。」(有沒有覺得這句話很熟悉?)

2001年9月10日,911的前一天,美國總統布希的民調數字是近代美國總統在位第一任時中的最低。在911之後卻有百分之九十的美國民眾認為他幹的不錯。在面對危機的時候,民眾必然期望自己的領袖非常堅強,若是,不管是否喜歡他的施政,都會覺得自己與群體更加休戚與共進而團結在一起,並很自然而然的不任來自其他群體的成員或說”外來者”。

二零零四年,美國大選期間,艾默里大學的心理學家威斯頓(Drew Western)與其研究人員,同時對民主與和黨的死忠支持者進行研究。他們試著依候選人各相矛盾的政見或幾乎相同的主張來對二方支持者詢問,並在他們回答詢問的過程中觀察他們的腦部活動情形。有趣的是,此時負責理性推理的大腦區並未有明顯的活動,反而是負責情緒的原始腦神經線絡大量的活動。

我們間的許多人似以一種情緒的方式來過濾事實並認知,以便保護並支持與自己切身相關的團體。(當然,這所謂的許多人,可能包括自己)

我們來做一個顏色的遊戲。

假設,我們每個人出生的時候並非完全一樣,而是每個人都有一顏色,假設是紅,藍,黃,綠,橘五色。這些顏色不具任何意義,只是出生時隨機且隨意被塗上的,也就是說不會因為是某一種顏色,就代表那個人較會騙人,或比較下等,諸如此類。

假設有個黃色的人,跟15人互動過後這些互動的經驗,使他得出了一個結論,他認為紅色的人比較獨裁、野蠻;藍色的人詭詐;綠色的人貪婪、愛說謊;黃色的人正直、理性;橘色的人則是機會主義者。所以他下了個決心,以後只跟黃色的人來往。值此同時,其他人可能有著相似或完全不同的感受認知。

他們分別在日後依認知採取了不同的行動作為。這時,讓我們依理性來做合理的邏輯推論,這些人在採取了依他們的認知之後的交友行動,在與他認定的人互動之間,是否能跟想像一樣?

我想你的答案應該會和我的一樣。顏色事實上不具任何意義,但卻不妨礙有人會硬是賦予它某種差異。

然而即便日後的事實與相像的不同,並不會改變他們的決定。

這個假想遊戲事實上是政治學家梭羅德和哈蒙(Ross Hammond)在幾年前發現的。他們的假定推論是:這個世界的人可能從一組簡單的策略中選用一種思路來遵行。他們可能覺得自己應該:

1.和每個人合作。
2.不和每個人合作。
3.只與和自己相同顏色的人合作。
4.只與和自己不同顏色的人合作。

他們問了一個問題,長期下來,那個策略會比其它策略佔優勢,而讓他們能以更有益(對已而言)的方式跟別人互動?

他們設計了一個模型來模擬這個人工世界,他們讓人們自然散布,然後讓人隨機兩兩互動,並加上一些限制條件:
1.住的較近的人互動的機會比相隔較遠的人多些。
2.模型裏的人生生死死,偶而還會自某地遷移至另一地。
3.利用隨機的方式讓,五種顏色的人在起始時一樣多,而且四個策略的採用人數相同。
4.這個世界的人與真實世界的人一樣,都會學習別人的成功經驗。

經過長期的模擬在模型裏的每一個人都至少其他人發生一千次的互動後,停止模擬,並觀看結果。不管他們進行了幾次模擬,結果都一樣,採用第三個策略的人總是最成功的,也就是只和自己顏色互動的人。

這個結果顯示了一個結論:偏見策略其實是一種原始的共同社會規範,它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存在,如膚色、信仰或任何可辨視的符號標籤,只要使人與人有所區別,能人分成不同的團體就行了。不管是何種不具意義的符號所發展出來的識別方式最後都可能變成促進合作的有力機制。

在真實的世界裏,其實並不完全是依原始的模型世界來發展的。真實的人是以個體的身份在活動,而不是以某個種族、文化、或其他記號的代理人身份。人們的互動基於生活與工作的需要,他們有記憶有朋友,會形成瞭解信任的緊密關係,這些關係會消除上述那些記號的潛在力量。健康的社會互動依靠的其他機制包括不同類型之間的反覆互動,以及有效的社會規範,這樣的機制會讓我族中心主義(偏見策略)弱化。

然而,顏色遊戲讓我們看到,如果基於某特定的原因,人們只能被迫根據未成熟的表面標記來做決定的話,人們將會依據盲目的偏見來採取行動,因為這樣對他們最有利。


假使人的獨特性全被剝除了(不管是有意或無意,不管是自願或被動),同時又受到某種手段的威脅,不能以個人的身份人正常互動,那麼模型的世界將取代真實的世界,也就是說:

如果大部份的正常互動方式和互信機制都被剝除,就很容易掉入我族中心主義(集體偏見)的陷井裏去。(看到這句話,你是不是又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

這個卡通式的人工世界還帶有一個暗示,如果,社會上出現族群仇恨與暴力,代表這個社會的結構已經崩潰了,進入了一個更原始、未開化的狀態。然而群體間的不信任感與嫌惡,未必會發展成劇烈的衝突與暴力,社會的貧窮事實上也不足以引發族群淨化的事件。所有族群滅絕事件的共同原因為,某個領袖或政治組織的決定性行動,利用這股群體的仇恨為動力,挑起衝突,達到策略目標。(這點你是不是又很熟悉?不要試著對我表達你的群體分類,因為,這是各群體共有而不是某群體特有的現象。)

美國歷史學家亞當斯(Henry Brooks Adams)曾說過:實際的政治手法『總是在有系統地組織仇恨,不管它自稱為什麼。』在歷史上,有些人確實能掌握到一股非常可怕的力量,這並不是因為他們個人多麼有力量、才幹或智慧,而是因為他們成功的操控了社會形勢。

我族中心的群體模式一旦形成,就有它的能量,就算連最理性、最能容忍的人,在受到一再的攻擊下,也會變的不可信任也可能採取暴力行為。而也就是這種群體模式的能量,使得某些個體有機會操控這巨大的力量,只要他確實瞭解這種模式的邏輯,就能把它引向自己想要的方向。(想想過度宣傳的水深火熱大陸同胞,想想無止盡擴張的本土主義,想想過度彰顯的選擇性(限制性)反貪腐主張。)
標籤:
瀏覽次數:110    人氣指數:1710    累積鼓勵:8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益者三友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社會關察法則
 
住戶回應
 
時間:2007-12-14 16:03
她, 47歲,New York,待業中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